起诉离婚不撤诉可以吗

关于起诉离婚不撤诉可以吗的问题,骆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
律师解答
起诉离婚时,原告可以在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可以不予撤诉,按照流程参加庭审与判决。
原告在判决前申请撤诉的,由人民法院决定是否允许。符合法律规定的,法院允许撤诉,作出裁定,撤诉可以退还50%的起诉费。
人民法院裁定不允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撤诉的条件是:
1.申请撤诉的人是利害关系人。
利害关系人包括提起诉讼当事人本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经过特别授权的委托代理人。
2.申请撤诉出于自愿。
提出撤诉应非受人强迫。
3.申请撤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撤诉不得侵犯国家、集体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规避法律。
4.申请撤诉必须在宣判前提出。
人民法院一旦裁定准予撤诉,不再继续行使审判权,诉讼即告终结。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
【风险提醒】诉讼离婚时有以下风险:
1、诉讼请求不当的风险
诉讼请求不完全,会导致未请求部分得不到审理的风险。
2、不按时交纳诉讼费用的风险
原告起诉、增加诉讼请求或者被告反诉、当事人申请财产保全、申请审计或评估、提起上诉,若不按时交纳诉讼费用,将导致自动撤回起诉(上诉)或者申请不予支持的后果。
3、不能充分提供证据的风险
原告起诉或被告反诉,对于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的,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将承担不利甚至败诉的后果。
4、不按时提供证据的风险
当事人应当按照法院规定的举证期限提供证据。超过举证期限提供证据的,该证据不得在法庭上出示,也不得在法庭上质证(对方同意质证的除外),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可能导致不利或败诉的风险。
5、开庭不按时出庭的风险
不按时参加法庭审理活动的,原告将承担按撤诉处理的后果,被告将承担缺席审理、无法申辩的后果。
6、不能提供对方足够财产或者财产线索的风险
申请财产保金或者申请强制执行,应当向法院提供被申请人可供保全或执行的财产,不能提供足够的财产线索的,将导致保全不足或者执行不能的后果。
【专家建议】自己起诉不能完全规避风险,可请律师协助。律师作为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在离婚诉讼中有以下作用:
1、提供法律咨询与帮助专,离婚诉属讼涉及到很多法律专业知识,当事人未必都懂,比如关于夫妻共同财产、子女抚养、损害赔偿、诉讼程序等等。
2、梳理、分析案情,找准案件突破口。不管是原告还是被告,在诉讼中都有自己的诉求,如何专业地表达出诉讼请求,整个案件的突破口在哪里,这决定了整个诉讼的成败,可以由律师帮助当事人确定。
3、收集证据。有了诉讼请求,还必须有证据了证明自己的主张。尤其作为原告,如果不能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将面临败诉的风险。因此案件需要什么样的证据,如何收集证据,都是律师可以帮助当事人完成的。
4、参加庭审。很多当事人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和诉讼经验,在法庭上往往情绪激动、语无伦次,无法有效应对庭审。这个时候律师的作用就比较关键了,律师可以围绕案件争议焦点,陈述本方观点,提供本方证据,驳斥对方观点,指出对方谬误。
【平台优势】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16分钟获得解答!